慢慢来,好事都在烟火里
在历史浩瀚烟波里,有一行人他们会将别人眼中的苟且变成纵酒长歌的潇洒。
林语堂曾说:“苏轼最大的魅力,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,而是超出环境,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。”
我想,喜欢苏轼最大理由就是,无论身处何种境地,他总能在心中燃起不灭的火,吹散在山川星河里浪迹。
在他的天地里,每一件事都有它发生的意义,一切的时间都恰到好处。
慢慢来,好事都在烟火里。
01 关于成败:要遇事甘心
周国平说:“人这一辈子,能安顿好自己的心,就是一种圆满。”
现代人总是会感觉疲倦,多半是因为内心无处安放,无法安稳的去直面自己的一生。
较之苏轼,其实我们现在人要幸福的很多。
我们无需去面对岭南瘴疠满地,在黄州偏远无依。
不会因为官场的争斗被流放千里,也不会和家人颠沛流离,在一座座荒山中带月荷锄,开荒求生。
这些艰难,苏轼都经历过。
他甚至是在数十年的被贬与提携之间反复辗转。
放在普通人身上,一次被贬就足够心酸,更别提三次磋磨。在被消磨的时间里,苏轼并没有像他政敌期许的那样颓败,萧条。
他反而是在荒山野岭中当成了逍遥红尘外的他乡客,用自己种植出来的美食、美酒,描绘了一卷烟火人间。
正如林语堂先生在书里所说:“他如一阵清风过完了一生。”
苏轼这一生活的不过是唯心而已。
成也好,败也罢。
升官也好,贬官也罢。
都不过是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”。
02 关于心态:要豁达从容
你和朋友出去玩,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天降大雨,你会有什么反应?
我想,绝大多数人都会骂骂咧咧地仓皇跑到遮蔽处躲雨。
苏轼与友人在游玩途中遇上暴雨。
他却不慌不忙,一根竹杖,一双草鞋,轻装上阵。穿过茫茫雨幕,在一蓑烟雨中潇洒了平生。
在苏轼的眼中,晴也好、雨也罢,这些都不过是命运的点缀。
它们不会影响自己的脚步,也不会成为人生的阻碍。
对于晴和雨的态度,其实就是苏轼本身的心态。
当一个人的心态做到足够的从容,外界无论是风调雨顺还是风雨如晦,都不会抚他一树菩提心。
不置可否的是,生活总是残酷的,它会用一次次跌宕让你明白:从来就没有称心如意的人生,风雨扑面,才是命运的常态。
而能改变这一切,靠的不是向外的攀援与索取,而是在内心种一片花田,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,才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途。
03 关于人生:要及时清醒
了解苏轼的人都知道,他的一生过得并不太平。
为官四十余载,却有三十三年都在被贬的路上,可谓是少阳多风雨。
可纵然人生坎坷,他却能够时时刻刻保持百折不挠的心性,有苦中作乐的智慧,这离不开他高度清醒的人生。
王安石变法之后,苏轼自请出京,任杭州通判。
刚抵杭州的时候,正值梅雨时节,终日没有一日好天气。
灰蒙蒙的天跟苏轼的心情一样,阴郁愁容。
忽有一日,大雨倾盆,西湖寂静。
雨后天开,碧波百里。瞬间云销雨霁,豁然开朗。
苏轼在望湖楼欣赏到这般美景,刹那间也是心中所感。
他提笔写下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》一诗,来表达他心中畅快。
那一句“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”正如他对人生的定义。此生高低皆有定数,不过是一夜风、一夜雨,又见天光乍破,万里无云。
就像弘一法师曾说:再大的事,三年之后都是小事。再苦难的事,三年后也都风轻云淡。
人生里,除了生死之外并无大事。
只要活着,总会有出头之日,早晚有一天会有大放异彩的时候。
04
人这一辈子,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,一者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;另一者是你如何成为这样的人。
当你处在困惑之中时,不如去读读苏轼。
要记得,生活纵使满目疮痍,我们也更要把它妆点精致,活得诗意而高级。
慢慢来,沉住气,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。